2011年我校对口支援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厦门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师范大学实际,在厦门大学的有力支持下,以“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科研服务能力和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学校管理水平”为主要任务,创新工作思路,扩大工作成果,对口支援工作为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创造对口支援工作新局面。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十次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全省工作“两加一推”(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机遇,紧紧依靠新的政策支撑,努力学习和尝试新的模式应用,探索新的领域开拓,为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我校在对口支援工作推动下,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建设成绩硕果累累: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迅速成长,职称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毕业学生就业率继续位于全省前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国家重大课题申报实现重大突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科学研究科研经费大幅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行的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校庆典礼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继往开来、凝聚人心,广受与会校友、嘉宾称赞;学校“十二五”规划制定完成并组织实施。学校走到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为对口支援工作创造新的有利局面。
二、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对口支援工作稳步推进。
步入2011年,学校即组织广泛征集年度两校工作例会议题。5月10日,两校2011年对口支援工作例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我校伍鹏程校长、蔡永生副校长率科技处、社科处、人事处、学报、独立学院、重点学科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12人,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校长助理庄宗明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13人出席会议。例会根据《厦门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师范大学协议书(2011—2015年)》,就厦门大学支持我校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与我校数学学科教授参加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遴选并作为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参与培养厦门大学博士生,两校互聘兼职教授,特聘厦门大学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为贵州师范大学学科团队领衔人,联合培养本科生,联合设立“山海科研基金”和成立“西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支持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发展,厦门大学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进入CSSCI核心期刊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两校档案馆校史研究与开发及校史资料共享等,具体细化了本年度对口支援项目任务。
三、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对口支援工作基础愈加稳固
以顺畅的沟通增进了解,促进认同,形成有效的合作帮扶关系,牢固合作帮扶基础是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的持续动力。2011年,我校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档案馆、学报、组织人事部门、科技社科部门等领导先后多次赴厦门大学访问学习,厦门大学邬大光副校长、李建发副校长先后到我校讲学、指导,庄宗明校长助理亲自带领厦门大学对口支援办公室部分干部到我校交流。我们还创新对口支援沟通形式,邀请厦门大学教授篮球队前来访问,借助篮球友谊赛事10名教授专家对我校网络中心、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图书馆、文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管理进行指导、座谈交流,两校专家之间建立起有好的关系,基本形成了学校层面强力推动、学院(部门)层面良好互动、领导专家个人层面友好联动的对口支援工作局面。为今后拓展对口支援工作深化基础、创造条件。
四、精心呵护,扎实耕耘,对口支援工作果实累累
回顾2011年我校对口支援工作,我们以辛勤的耕耘赢得了丰硕的果实。圆满举行了两校对口支援工作例会;顺利协办2011年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参加全国对口支援十周年成果展;成功邀请易中天教授到校以“秦国的士”为题举行文化演讲,让师生领略了大师的风采;联合建立青年教师 “山海科研基金”并组织完成了首次课题申报;启动联合成立“西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完成我校数学学科教授参加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遴选优秀教授推荐工作;组织对两校专家联合申报省长科研基金四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厦门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贵州师范大学教学点第二期学员的毕业答辩和第五期学员的招生工作;远程数字化教室新增四门课【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创新”,法学院:“法理学”“证理学(证据法学)”】的授课;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校史资源合作开发利用、支持我校学报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选派3名干部和6名教师赴厦门大学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选派22名研究生到厦门大学开展对口交流项目、20名本科生参加两校的联合培养项目,邀请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专家、教授开展“山海风流”系列学术讲座16场次,接待厦门大学领导、专家30余人次。
五、 几点体会
(一)对口支援工作谋划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能局限在学校层面,必须深入部门、院系(研究所、中心)、教师和学生。受援学校要深入了解支援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情况,必须主动提出帮扶请求,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二)认真仔细做好受援高校中层干部和教学、科研骨干同志的工作,摆正位置,抛弃成见甚至克服自卑心理,既要虚心学请教,又要体谅支援学校对应领导专家繁忙工作任务的具体困难,坚信支援学校无论领导还是教学科研管理专家,都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和热情支持并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三)一定要找好对口支援工作切入点,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工作入手,用实实在在的对口支援工作成果,树立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信心,一定要加强对对口支援工作成果有效的宣传,使对口支援工作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的认同、重视和支持,逐步扩展对口支援工作领域,提高对口支援工作实效。
(四)一定要密切依托受援学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支援学校人才和教学、科研管理资源优势,依托合作项目的牵引推动,促进政府部门对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质支持。只要能够为受援学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展排忧解难,就必定能够得到受援学校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六、存在问题
(一)对对口支援工作研究不够,创新不够,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思路不广,办法不多。
(二)由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条件有限,对于支援高校教学科研管理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影响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更好更多的成果。
(三)对口支援工作中心下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还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和宣传力度,努力增进厦门大学广大专家学者对对口支援工作及贵州师范大学的了解,要依托项目合作促进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从而促进实现“四个显著提升”。
七、2012年工作设想
(一)继续主动密切联系厦门大学,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宣传力度,扩展对口支援沟通交流渠道,努力增进厦门大学广大专家学者对工作及贵州师范大学的了解。
(二)加大鼓励、促进我校相应教学和科研单位与厦门大学的对口交流,并在充分、有效地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
(三)创建合作项目,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广泛细致地向全体教学科研管理单位和广大教职工生征集2012年两校对口支援工作例会议题,并进行严谨、认真、科学的审定论证,确保两校对口支援工作例会富有成效,促进对口支援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四)继续做好厦门大学专家指导我校博士学位立项建设的指导工作,争取实现年内通过国家学位办的检查验收;完善“山海科研基金”管理制度,做好“山海科研基金”2011年度申报课题的检查和2012年度的课题申报工作;继续加大两校学报合作力度,提升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水平质量,扩大我校学报影响,提高我校学报声誉,推进《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进入CSSCI核心期刊工作;启动两校联合培养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论证制定工作;继续做好选派管理干部和青年教师赴厦门大学挂职学习和访学进修工作,继续做好选派我校优秀本科学生和优秀研究生到厦门大学交流学习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组织工作;完成厦门大学选聘我校优秀专家兼任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的推荐遴选工作;继续推进两校图书档案部门的合作,建立两校校史研究与开发、校史资料共享体系,以提升两校校史研究水平;加强与厦门大学优质教学资源的合作,丰富远程数字化教室的课程内容开发使用;认真做好“山海风流”讲坛专家的遴选和邀请工作,不断提高 “山海风流”讲坛水平,提升“山海风流”讲坛品牌影响。
(五)做好2012年度两校对口支援工作例会成果落实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
2012年2月25日